【中藥名】三棱  sanleng
【別名】京三棱、黑三棱、荊三棱。
【英文名】Sparganii Rhizoma。
【來源】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. -Ham.的塊莖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多年生草本,根莖橫走,下生粗而短的圓錐形塊莖。莖單一,直立,圓柱形,光滑。葉叢生,排成2列,質(zhì)地松軟稍呈海綿質(zhì),長條形,先端漸尖,背面具縱棱,基部抱莖?;ㄇo通常單一,上端分枝 花單性,雌雄同株,花序頭狀,總苞片葉狀。雄花序生于花枝上部,雄花具花被片3~4,倒披針形,頂端截平,雄蕊3枚,花絲白色絲狀,花藥黃色。雌花序位于花枝下部,雌花花被3~4,雌蕊1枚,子房紡錘形,花柱長,柱頭狹披針形,被密毛,有光澤。聚花果,核果無柄,有棱角。
【產(chǎn)地分布】生于水濕低洼處及沼澤等地。分布于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春、秋季采挖,割去枯殘莖葉,挖取塊莖,洗凈,削去外皮或曬至八成干時,放入竹籠里,除去須根和粗皮,曬或烘至全干。醋三棱:取三棱片,加醋拌勻,稍悶,置鍋內(nèi)炒至黃色,取出,曬干。每100千克藥材用醋20~30千克。
【藥材性狀】商品分光三棱和毛三棱,前者已用刀削去皮須。塊莖呈圓錐形或倒卵圓形,略扁,上圓下尖,下端稍彎曲,長2~6厘米,直徑2~4厘米。表面黃白色或灰黃色,有刀削痕,頂端有莖痕,須根痕小點狀密集,略呈橫向環(huán)狀排列。體重,質(zhì)堅實。無臭,味淡,嚼之有麻辣感。毛三棱已用火燒去長須。多呈圓錐形,黑棕色,下端略呈鷹嘴狀,有殘存的不定根,點狀不定根痕散在,兩側(cè)的根痕較粗,縱列成翼狀。節(jié)和縮短的節(jié)間明顯,其余與光三棱相同。
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性平,味辛、苦。歸肝經(jīng)、脾經(jīng)。
【功效與作用】破血行氣、消積止痛。屬活血化瘀藥下分類的破血消癥藥。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用量4.5~9克,治療癥瘕痞塊、瘀血經(jīng)閉、食積脹痛。注意:月經(jīng)過多者及孕婦忌用。治慢性肝炎:三棱、莪術(shù)、當(dāng)歸各9克,赤芍12克,丹參25克,白茅根30克,青皮9克,煎水服。
【主要成分】三棱塊莖含揮發(fā)油,主要成分為苯乙醇、對苯二酚、十六酸等。三棱水提物可使凝血酶對纖維蛋白的凝聚時間顯著延長 有抗體外血栓形成的作用 水煎劑對離體兔子宮平滑肌呈興奮作用。
【使用禁忌】氣虛體弱、血枯經(jīng)閉、月經(jīng)過多及孕婦禁服。
關(guān)于我們 | 友情鏈接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最新產(chǎn)品
浙江民營企業(yè)網(wǎng) peada.cn 版權(quán)所有 2002-2010
浙ICP備11047537號-1